《山西工人報》:錨定強軍首責 舵穩勇立潮頭 |
||
|
||
五年奮進路,刻印新跨越;五年新征程,激情逐夢行! “十三五”以來,中國兵器工業集團第二○七研究所用使命和忠誠鐫刻出砥礪前行的歷程,創新發展走在行業前列,實現了一年一大步,5年大跨越。作為我國陸軍裝備信息化總體所,二○七所是國家戰略科技力量的重要組成部分,肩負著推動科技自立自強、引領裝備信息化發展的政治責任和光榮使命。 在“十四五”開啟之年,二○七所榮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狀。這是對全所干部高質量履行強軍首責的巨大鼓舞和鞭策,更為二〇七所奮進“十四五”提供了強大動力支撐。這些成績,離不開黨組織的堅強領導,離不開廣大職工的辛勤付出與無私奉獻。 旗幟引領方向,在履行強軍首責實踐中詮釋對黨的忠誠 旗幟引領方向,旗幟匯聚力量。近年來,二〇七所組織兩級黨組織和全體職工深刻學習領會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建設世界一流軍隊的重要論述,不斷深化對“國之大者”的認識,以高質量完成重點項目、重要裝備研制等重大政治任務踐行“兩個維護”。2020年,二〇七所堅持疫情防控與復工復產復研 “兩手抓”,讓黨旗在疫情防控與科研生產第一線高高飄揚,使重點項目按下“快進鍵”,高質量全面完成了370多項科研生產任務;作為陸軍信息化改裝任務牽頭單位之一,全面高質量完成信息化改裝年度目標;在某信息化部隊建設中,組織協作單位380余名技術骨干歷時5個月將“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務變成了可能”;在2020年年初疫情最為嚴重的時期,9名同志千里送裝完成華麗“逆行”,6個人第一時間赴部隊聯試與培訓;100多名技術保障人員主動請纓全力保障應急備戰、重大演訓;高質量完成了“十四五”規劃編制;充分發揮信息技術優勢,在支撐兵器集團相關產業發展上邁出新步伐;積極服務和支撐國家“一帶一路”戰略,研制的裝備出口多個國家和地區……二〇七所的行業地位、技術地位與戰略地位持續提升。 勇攀創新高峰,托起裝備信息化自主可控的“中國芯” 銳意創新是二〇七所進步的靈魂。作為從事裝備研發的重要研究所,二〇七所深知,核心關鍵技術必須要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多年來,二〇七所堅持在看齊對表中準確把握裝備現代化建設方向,勇敢地挑起引領裝備信息化發展的重擔:承擔某新質作戰力量研制,實現了兵器在新質作戰力量領域的拓展;開發了新一代信息系統,為推動裝備向智能化轉型升級提供了平臺支撐;成功競標某重點項目,實現了兵器對信息系統平臺的首次占領;開發了某國產通用火指控系統裝備,確立了火指控領域統型技術體制;強化計算軟硬件基礎研發,開發了全國產化的計算機操作系統及相關的設備、板卡等;開發了全國產化民用計算機系統,為山西省、兵器集團布局計算機產業發展提供強大技術支撐;進軍北斗領域,推動了北斗終端產品的落地;研發了國內首套體系對抗模擬訓練系統,引領部隊作戰訓練方式的革命性變革……順應機械化信息化智能化復合發展的大勢,整合并抓好承擔的100多項預研課題研究,積極布局5G、大數據、“北斗軍事+”、無人化、人工智能領域,突破核心關鍵技術,有力支撐和帶動自主創新。 打造人才高地,激發人才活力跑出高質量發展“加速度” 人才的高度決定了事業發展的高度。近年來,二○七所堅持以一流人才引領一流發展,對標行業一流加強人才隊伍建設,以深化改革激發人才活力,真正使人才成為履行核心使命的厚重基石;堅持以政治建設為統領,融入科研生產中心體系化提升黨建工作質量,確保黨中央重大決策部署、兵器集團黨組部署落實落地;深入貫徹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傳承人民兵工紅色基因,扎實推動文明文化建設,在全員中大力弘揚“拼搏、創新、協同、務實”的精神,打造二○七人的精神高地;堅持“國企好干部”標準,打造了一支忠誠兵器、敢于拼搶、能打勝仗、作風優良的高素質、專業化的干部隊伍;加強人才隊伍建設,打造了3名兵器首席科學家、14名兵器科技帶頭人、兩名兵器科技青年科技帶頭人、70名“三晉英才”為核心的科技領軍人才隊伍;進一步完善各類人才管理辦法,新增選所級帶頭人、骨干、青年英才255名,同時多渠道對在項目立項、成功競標、科技創新、基礎研發、科技成果轉化等方面取得突出成績的團隊或個人給予即時激勵,激發人才干事創業激情,如每年評選科技進步獎---特等獎獎勵100萬元,一等獎獎勵50萬元,二等獎獎勵30萬元;2020年,僅某項目就專項獎勵400萬元。此外,二〇七所發揮全國技能大師工作室、勞模創新工作室作用,打造行業電子的電裝、機加領域的領軍人才;建立了科學的“決策-部署-檢查-考核-獎懲”運營機制,以考核壓力激發工作動力,推動各類人員高質量完成任務。 叫響“五家”品牌,持續提升職工群眾獲得感、幸福感 凝心聚力傳溫暖,篤行致遠謀幸福。近年來,二〇七所工會著力打造職工滿意的 “軍工之家”“創新之家”“人文之家”“溫暖之家”“活力之家”,使工會真正成為職工信賴的“娘家人”,并建立了職工工資與該所發展同步增長機制,按時足額交納“五險兩金”;安排班車接送職工子女上小學,并通過組織國防教育親子日活動、繳納大病和住院醫保、青年聯誼、團購住房、及時幫扶生活暫時遇到困難的職工等,解決了職工群眾關心的急難愁盼問題;建立了以“6+ 1工作法”為核心的人文關懷長效機制;2020年,開展常態化慰問超過6000人次,激發職工團結協作的力量;組織在職的160余名學雷鋒志愿者與10戶空巢老人開展“多對一”結對幫扶,使老同志倍感二〇七所“大家庭”的溫暖……二〇七所連續10年獲得“全國文明單位”榮譽稱號,并先后獲得“全國學雷鋒活動示范點”“全國模范職工之家”等多項榮譽。 結語 征途漫漫,惟有奮斗?!笆奈濉逼陂g,二○七所廣大職工將只爭朝夕、不負韶華,大力發揚“拼搏、創新、協同、務實”精神,不斷續寫高質量履行強軍首責的新篇章,為實現中國夢、強軍夢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ǚ?周恩莉) |
||
關閉窗口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