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工網:楊芳 把自己“嫁”給了機床 |
||
|
||
4月13日,參加完“大國工匠·湖湘論壇”暨2021“湖湘工匠年度人物”頒獎典禮,楊芳連夜趕回了中國兵器江南工業集團有限公司。第二天一大早,她就像往常一樣“沖”進車間,投入到軍民品科研試制工作之中。 今年51歲的楊芳,是該公司數控加工分廠的一名操作工人。從業35年,不管東奔西走多忙碌,她從未耽誤過生產進度。 楊芳告訴記者,她手頭上正忙著的這種多功能組合夾具引進及應用項目,已完成了5個典型零件的夾具設計,還要繼續推廣到多種零件的裝夾。 楊芳是個遇問題愛琢磨的人。俗話說,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楊芳琢磨的就是其中的“門道”。 近年來,隨著公司軍民品研發力度的不斷加強,楊芳所在的數控加工分廠承擔了大量科研試制新產品的加工任務。但在加工過程中,由于受現有條件制約,操作人員加工零件的輔助時間比零件加工時間還長,嚴重影響科研試制的進度及質量。 面對大批量的生產任務,如何在提高效率的同時有效降低勞動強度,楊芳把心思放在了零件“裝夾”這個環節上。她花了3個多月時間埋頭攻關,設計出一種多功能組合夾具,提高工效。 “原來加工一個小零件,只能單件裝夾,而且每個都需要用扳手壓緊螺釘、夾緊工件,現在一次可以裝10個零件,只要一擰開關,就可以自動加工?!睏罘颊f。 這些年,楊芳琢磨出的“門道”可不少。她先后承擔了50多項航空、高鐵、重大軍品等領域核心零部件科研試制生產任務,參與了這些產品從工藝制定、工裝設計到零件試制,最終進行批量生產的全過程。 每一次新品研發,她都是不眠不休地“泡”在車間,巧妙地將世界前沿的加工方法和編程技巧應用于其中,形成創新、獨特的加工技術。讓楊芳印象深刻的一次制造經歷是在2015年。那一年,公司交給楊芳一個重大項目--神舟十一號飛船座椅緩沖器的研制。 楊芳介紹,這個裝置雖然小,但加工精度高、材料設計難。 為了攻破技術局限,楊芳“泡”在實驗室一遍遍操作試驗,時常忙到凌晨兩三點,實在累了,就在車間的椅子上靠一會兒……經過漫長的打磨和等待,緩沖器終于研制成功--生產合格率提升到90%以上,大大提高了國內技術水準。 “這些過硬技術都是練出來的?!睏罘紙孕拧耙蝗f小時定律”,她認為:“一個人不管你從事什么行業,你想成為這個行業的頂級高手的話,必須要經過一萬小時的磨煉,才會有可能達到頂級高的層次?!?/p> 從16歲成為銑工開始,楊芳就把自己“嫁”給了機床。她從普通銑床練起,再轉戰數控機床,從零件裝夾、機床操作等基礎知識學起,白天跟著師傅學操作,晚上熬夜“充電”學理論,加工技術日益精湛。 從熟練操作一臺數控銑床,到精密控制整個數控加工中心,楊芳也從初級工煉成了高級技師。 楊芳把每一項產品都當成藝術品,對每個零件都要精益求精。追求完美的她總是對“更好”兩個字非常執著?!爱a品合格率能夠做到100%,絕不滿足于公司要求的90%以上。產品有小問題,她會一遍一遍不厭其煩地進行修改?!惫彩露嗄甑耐逻@樣評價她。 機械加工行業一直是男人的天下,楊芳卻打破了這個慣例,成為數控領域和中國兵器行業技術技能“排頭兵”,被譽為“數控湘女第一人”。 如今,除了技術攻關,楊芳還致力于技術技能的傳承,將自己所掌握的技術技能傾囊相授,培養更多技能人才。這些年,她帶出的徒弟個個身手不凡,大多成為了公司技術、技能線上的骨干。 |
||
關閉窗口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