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頭晚報》:護衛國之重器,榮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狀” |
||
|
||
日前,在中華全國總工會公示的“全國五一勞動獎狀”名單中,一機集團精密設備維修安裝公司榜上有名,成為一機集團第二家被授予“全國五一勞動獎狀”的分子公司。 精密設備維修安裝公司作為一機集團重要的設備保全單位,主要負責集團公司設備保全與管理工作,同時承擔著一機集團主干軍民品生產單位和兵器工業集團部分裝備制造企業,以及國外部分軍工企業機械加工設備的日常保全工作,也是我國西部地區重要的設備保全維修基地和“機電液氣”一體化控制技術、智能檢測技術、柔性智能制造技術研究和多樣化應用中心。 機器“醫生” 隨著一機集團軍品生產任務連創新高,主要軍品生產設備歷經持續多年的高強度、大負荷連續運轉,老化劣化現象愈加嚴重,設備運行保障形勢變得異常嚴峻。面對此種保障壓力,精密設備維修安裝公司以追求設備最高使用效率、最低維修成本、最短停機時間、最長使用壽命為目標,深入結合“保健式”維修的工作思路,為負責的設備逐臺建立設備保全檔案,詳細記錄設備的基本情況、配置、備件型號及故障記錄,為預防性維修提供了有力的大數據支撐,2014年-2020年,在一機集團主營業務大幅增加的情況下,設備利用率由47%提高到66.4%,改善度達到19.4%。單臺設備維修成本沒有因設備老化而增加,僅精密數控設備備品備件一項年均節約使用費用150萬元左右。 2015年,該公司打造了兵器集團內部唯一的設備信息化智能管控平臺,做到了設備管理和運行保障工作全覆蓋,實現了設備狀態智能分析評估以及設備故障在線診斷和網絡協同維修,開創了央企離散型制造企業設備信息化管理和智能化保全先河,在集團公司組織的歷次勞動競賽以及國慶閱兵和國際坦克大賽裝備研發制造過程中發揮了極其重要的作用,設備管理水平和保全能力躍居行業前列。同時,主持并完成了國家某重大專項工程設備控制系統國產化替代任務,逐步破解我國高端數控機床在數控核心技術方面被國外“卡脖子”的難題。 “云上”起舞 精密設備維修安裝公司深度推進“校企聯合”,努力構建“產、學、研、用”相結合的技術研究、產品研發和產業孵化新格局。與華中科技大學和昆明理工大學分別簽訂了《智能制造技術研究應用戰略合作協議》和《智能檢測技術研究應用戰略合作協議》,持續推動核心技術研究和前沿技術探索,以技術進步帶動企業轉型升級。充分發揮公司在智能檢測技術、柔性智能制造技術、“機、電、液、氣”一體化控制技術方面的人才和技術優勢,在一機集團“無人化、智能化”裝備研發制造以及“數字化生產”和“云上一機”建設中發揮著主力軍作用。在此基礎上,主動參與內蒙古自治區和包頭市“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生產能力建設和智能制造云平臺建設工作,推動區域制造能力和地方經濟活力的持續提升。 在不斷強化自身技術實力和管理能力,持續推動企業高質量發展的同時,精密設備維修安裝公司堅決履行社會責任。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并在國內多個地區迅速蔓延,全國抗疫物資嚴重短缺。在一機集團的安排和部署下,公司立即組織成立抗疫設備研制小組,在一無圖紙二無經驗的情況下,充分發揮自身技術優勢,經過40多天的不眠不休連續奮戰,高標準完成了口罩機和壓條機的電氣科研試制任務,為緩解地方抗疫物資緊缺貢獻力量。(祝家樂) 查看原文 |
||
關閉窗口 |
| ||
| ||
| ||
|